被推上神坛,又自我消解成人。马云在公众面前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角色。
一场淘宝风波让他再度站在风口浪尖。面对“过河拆桥”、抛弃小商户的质疑,马云为自己辩解的同时,进行了一番“去神圣化”。他说他不是互联网英雄,不是创业教父,并不站在道德高峰上,只是个凡人,一个创业者。
马云说自己累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丢掉了对社会的信任和理想主义色彩,流露出对于阿里巴巴价值观的危机感。
站在阿里巴巴转折门槛上,马云“从教父到凡人”的转变,透露出这家电子商务企业从拓荒到成熟的迹象。
光环黯淡的马云
9月17日下午,马云从美国匆匆赶回杭州,应付一场动乱风波。一身白衬衣,当他走进杭州滨江区阿里巴巴大楼会议室时,侧头看了看大屏幕上淘宝商城宣传片。记者与他寒暄,他笑笑,独自坐下,脸色冷峻,略带倦容。
一周前,淘宝商城出台招商新规,大幅上调保证金与服务年费,立刻引发小商户抗议,恶意攻击,后者试图迫使淘宝取消新规。
事件持续近一周。5万多人参与聚会,5000多人参与直接攻击,112家商户受累。许多人直斥马云“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认为他忘恩负义,开始抛弃小卖家。
这是马云与阿里集团今年以来面对的三度冲击:2月,阿里巴巴B2B公司爆出欺诈,上百名阿里巴巴销售人员牵涉其中。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
淘宝假货危机被视为“淘宝的原罪”。许多人认为,当年依赖低门槛打败eBay,背后有容忍假货的功劳,淘宝才得以成功。而假货一度导致淘宝被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列为年度“恶名市场”。
今年6月,支付宝风波爆发。在未经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批准的情况下,马云为首的管理层将支付宝转出,遭遇排山倒海般的质疑。由此而引发的VIE争议引来了更多的监管,被视为伤害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当财新杂志胡舒立与他的短信公布后,马云立刻被视为“不守契约者”和“自私者”。
按照韦伯理论,马云可被视为“卡里斯马型”领袖。他的追随者并不依赖传统与法律,而是凭借其超凡的魅力博得人们的信仰。
一系列风波,无论对于阿里还是马云个人,这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当马云屡遭丑化,道德光环屡遭侵蚀,阿里集团则遭遇了内外危机。
一位淘宝前员工不久前就对本报表示,自己年初离开淘宝,更多出于对阿里文化的不认同。
有观点认为,很大程度上,此番商城动乱淘宝所承受的压力,也因此前支付宝事件而放大——马云的公众信任度已降低。
危机背后的变革
马云似乎早有预感。去年末淘宝年会上,马云曾说淘宝今年必有一劫。9月初阿里巴巴网商大会上,马云说今年是阿里巴巴本命年,会有波折。
他说,去年就开始思考淘宝商城独立,提高门槛。这对淘宝甚至阿里集团都是变革。
马云认为,能打败易趣,靠的是更懂中国电商、更勤奋。淘宝成立时宣布3年不收费,因为看到易趣收上架费、交易费行不通。9年间,马云遵守了承诺。
但B2C才是淘宝的未来。大淘宝架构下,有流量、用户基础和良好生态的淘宝集市,才是发展根基,淘宝资源需要变现。因此,淘宝商城一起步就收费,定位于优质商家。这是今年6月淘宝一拆为三的背景。
年初危机也是阿里变革催化剂。马云容不得公司出现任何诚信问题。2011年,阿里巴巴旗下业务比过去几年更加强调质量与用户体验。
马云有自己的逻辑。在美这段时间,他一直观察美国经济走向,尤其就业。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3年将面临严峻挑战,内需和就业将成中小企业生存关键。他认为,电商或是最好的应对手段,但前提必须拥抱正品,提升诚信。
公众能从3年来马云的公开文字中体会到他急切变革的情绪。
比如,当嗅到经济危机来临时,他曾发出过冬预警。2008年他提出“新商业文明”概念,解释为诚信体系、生态链、分享精神的建设,还有所谓全球化眼光和责任感。
那时他充满信心,心态积极。在与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对话时,他说自己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价值观、使命感,把优秀年轻人善良的一面放大,每天乐此不疲。
他对稻盛说,有运气一路走来,可能因为看懂了人性。他说,人都有善恶,希望灵魂不断追求好的一面,但如果不能控制住不好的一面,放大美好一面,不会成功。
凡人马云
假如没有此次危机,马云应该身在美国。半月前,他在美国说,创业近16年后,很累,想在美国休息一年。
显然此次攻击触及了他的底线。他沮丧地说,此前一直认为人性本善,但“那一刻觉得人性是恶的,还恶得那么恶心”。
这次他说,自己手心写着四五个“忍”字,并提及飞机上听到一首歌,“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委屈顿显。
他不满外界说他过河拆桥,不关心小企业。他认为,在对小企业的理解、关怀及对数据的掌握上,中国没有哪个组织超过阿里。
小商户哀叹门槛上升,运营困难。马云表示愿继续扶持,并强调淘宝也困难,2011年运营成本高达80亿,但没向银行贷过一分钱,没拿过政府一分钱。
过去多年,马云被称为“创业教主”、中小企业呵护者。在40多岁的企业家中,他是中国少见的常站在商业道德高峰上的领袖。但如今淘宝商城上提费用,人们情绪难受。
马云自觉地做着“去神圣化”动作。他说自己并无道德优越感,只是普通凡人,一个创业者,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是他和阿里巴巴主动去揽来承担,而是本就存在。
消息人士透露,过去多年,马云历经风波,但从来没有一次危机像支付宝、淘宝攻击这两件事让他痛苦。
本报获得的信息显示,马云承受的委屈可能不只来自公众。知情人士透露,支付宝事件至今仍有谜团。马云与胡舒立的短信内容,仅披露三成,未披露部分有更多难言之隐。该人士表示,遭遇误解后,马云很憔悴,家人也很担心。
几天前,当马云说他要在美国呆一年时,外界认为这透露着自信。一年来,阿里集团组织架构已相当清晰,似乎只有“去雅虎化”、淘宝IPO才能让他操心。
但马云心思飘向远方,可能正是遭遇误解之后的心理流露。从美国回来的马云此次如此表白:“希望国家部委能来管电子商务,说实在的,发文件谁都会发。”又说下辈子不想再做电商。
会间,他多次对媒体说,以后和大家交流机会将越来越少,自己也有家人和同事,想做些自己快乐、觉得正确的事。
他描述起在美国参加大自然保护协会董事会议的事情:一些顶尖人士吃简餐、喝冷水,讨论如何保护万里之外地球上某地生态。
人们想到,9月初网商大会,马云特地请李连杰演讲,打算和李推广名为“太极禅”的文化产业。
外人心目中的阿里巴巴与马云,代表着中国新商业文明,已成象征。他现在似乎已背负心理包袱。他的高远目标与难以承受的公众期待和动辄得咎之间,已有割裂。而他创立的阿里集团,还远没壮大到足以承担他的愿景的地步。
不久前,他曾发邮件给年轻员工,希望他们在公司工作更长后再提战略建议,期望维护价值观。也许,他已预感到企业价值观危机。
不过,让马云放弃阿里的目标、放弃自身责任绝无可能。他说,“只要没搞死我,我会越战越强”。他坚信小企业是好的,需要帮助,但他精力有限,不过阿里巴巴“需要走的路却越来越长”。
他依然充满理想主义。他说,前几天难过,是丢了对社会的信任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我丢了,阿里的新员工更会丢”。
但走下神坛的马云,可能比过去更明白个人价值。2008年,稻盛问他是否会退居二线。他说一个人不为未来作准备,就很难做好今天,为自己负责才能为别人负责。
笔者认为,在40多岁的企业家中,马云的商业嗅觉与思想境界都已到一个新境界,过去两年,马云一直强调“家天下”的观念,强调阿里巴巴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
阿里巴巴还无法真正将马云的商业愿景立刻现实化。它还只是个规模很小的互联网公司。即便国内,腾讯、百度等公司的营收,都是它的好几倍。那个刚刚抛弃支付宝的京东商城,营收规模也大过它许多。
阿里巴巴的现有能力,还无法支撑马云高远的理想与愿景。当马云太过于急切地对外表白他如何有责任、为中小企业寻找出路时,在他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甚至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就出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他可能忽视了眼下阿里巴巴有限的力量。
淘宝此次危机,可能出于这种思维的渗透。这个发展9年的业务,已经是亚洲最具潜力的品牌。但是,它的影响力在于重塑了一种商业理念,产生了海量的交易数据。某种意义上,淘宝可以说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杠杆。
这可能促成了马云“家天下”观念的簇生。在他心目中,淘宝未来延伸的力量会更大。当他不断谈及就业等社会问题时,人们感受到的是一颗道德之心。
但这背后,淘宝还无法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因为,作为庞大交易平台的它,并没有为自身创造多少收益。事实上,其收入规模也十分可怜。如果自身持续扮演小而美的角色,马云的梦想不太可能悬挂得更高。笔者觉得,他近来的愤懑与委屈,可能源自淘宝的现实与他高远的理想之间的矛盾。淘宝确实有理由进一步壮大。
马云这种个性与思维,早已渗透在阿里巴巴集团文化与管理中。在强大的影响力与弱小的现实财务面之间,他正遭受着煎熬。这可能也是阿里持续遭遇危机后,马云有点HOLD不住的原因。至少目前看上去,他可能给自己背负了过高的责任,以至于成了心理包袱。这种心态可能导致高远理想牺牲人的局面。
但笔者认为,马云的责任心与强烈的商业道德感,能让阿里巴巴度过危机。如果要在未来10年,在中国大陆互联网业选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家,我会投票给这个男人。
·上一条:团购微博:未来两大互联网泡沫 | ·下一条:大重庆内 快件最慢8小时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