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网站建设品牌,十二年专业建站经验,3000+以上服务客户,专业网站建设及手机APP开发--京杭互联欢迎您! 咨询热线:400-683-0016      官方微信  |  联系我们

曹国伟:在中国开创微博时代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曹国伟:在中国开创微博时代
资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时间: 2011/10/21   共有: 1678 浏览                                                                                                                                    X 关闭

曹国伟:在中国开创微博时代

  “微博,我们认准的方向”

  “新浪微博已超出商业领域,成为推动整个时代理性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但被评价为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还被众多意见领袖评为‘时代的脉搏’和‘媒体之王’。2011年也将因微博的出现而载入历史。”这是2011年9月2日,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被《智族GQ》杂志评为年度国际影响力人物的颁奖词。

  众所周知,曹国伟带着新浪在中国开创了一个微博时代,微博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方式、集体话语方式、社交模式和名利场规则骤然改变。

  曹国伟带领新浪迈出这样的步伐,绝对不是偶然。

  1999年,刚刚33岁的曹国伟还是美国普华永道的注册会计师。在硅谷已经呆了6年的他因为能力突出,成为猎头公司重点“捕捉”的对象。当时在硅谷,好几家公司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而就在那个时候,时任新浪CEO的王志东(新浪网的创始人)正在物色一个CFO。

  因为合适人选太少,王志东和时任新浪首席运营官茅道临为这个CFO犯着难。

  因为机会太多,曹国伟为自己的选择犯着难,于是,打电话向自己的老朋友茅道临求救。

  接到曹国伟的电话,茅道临乐了,因为自己的人选有了。他认真地说:“这其中每个选择都很不错,但是如果你想挑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认为你可以来新浪试试。这里会给你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虽然未来可能遍布荆棘。”

  考虑了两天,曹国伟做出了选择:接受挑战!

  那时候,新浪的总部在美国,曹国伟的办公地点在一个仓库里,与大厦鳞次栉比的硅谷形成了截然反差。

  “我一直觉得,在美国,华人要往上走的话,总是有天花板,至少在那个时候是很明显的,而新浪是跟中国联系起来的一家公司,当然很难,但是我喜欢迎难而上的感觉。”曹国伟选择了新浪,也选择了心跳。

  1999年,中国互联网远没有今天的风光。新浪、搜狐、网易初具雏形,马云创业的序幕刚刚拉开,腾讯的马化腾刚刚在当年2月份开发出了基于中文的QQ前身。

  走进了互联网,曹国伟成为新浪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半年之后,在他的推动下,新浪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门户网站。而新浪首创的,通过离岸公司控股内资公司上市的形式,也成为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海外上市的普遍模式,并被称为“新浪模式”。

  而在这里,他一干就是十多年,从CFO到COO,再到CEO,曹国伟带着新浪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2009年5月,新浪高管齐聚成都,探讨新浪未来的发展战略。那时候,SNS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新浪长远的目标是做一家令人尊敬的新媒体公司,因此新产品的拓展必须围绕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来做,曹国伟拍板要全力以赴做一款微博产品。

  “对于Twitter(推特,是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要学习优点,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当时给新浪微博提了个建议,要注重中国网友的习惯,在Twitter140字和转发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功能,这样能够大大提升用户体验。”曹国伟回忆说。

  事实证明,曹国伟的判断是正确的,目前Twitter已经在部分产品细节上反过来向新浪学习。

  新浪微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对外推出服务;当年11月2日,新浪微博用户数突破100万,距离公测仅66天时间。2010年4月28日,新浪微博用户突破1000万;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一举突破5000万,而Twitter用户数发展达到这个规模用了3年时间。截至2011年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越1亿,照此计算,新浪微博发展第一个5000万用户用了14个月时间,发展第二个5000万用户仅用了4个月,一直保持着非常明显的爆发式增长。

  2010年11月16日,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曹国伟表示,“新浪微博的目标是做成一个互联网开放平台,不仅仅是为新浪的用户提供服务,而是要为新浪的用户、其他的网站、公司以及开发者提供一个新型的应用平台。新浪微博开放平台战略的公布,预示着新浪新的启程。”

  在微博推出两年之后,它引爆了中国互联网的潮流,连华尔街都很是看好微博的前景,新浪的股价“蹦”到了100美元以上。美国《时代》周刊将曹国伟评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100强”。《时代》评价:2009年,新浪CEO曹国伟看到了契机,在形势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抓住了机会,推出了新浪微博服务,并将其打造成中国最为开放的网络平台之一。

  如今,新浪微博成为一项极具影响力的服务,曹国伟将其称为“Twitter和Facebook混合体”。新浪微博用户数量超过了1亿。用户群包括明星、运动员、学者、艺术家,以及普通网民。

  曹国伟的确抓住了机会,“新浪微博的开放,预示着新浪将正式启程,去实现从一个传统的门户网站向新一代互联网平台的转变。微博,我们认准这个方向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品,要把它做强、做大的话,必须把收入、利润放下来,全力以赴去做,这就是微博为什么可以长大;而另一方面就是对趋势的判断。”

  “微博时代是双向传播和新媒体的时代”

  《中华儿女》:微博时代应该是什么样的?

  曹国伟:到了微博时代,我们到了一个真正的双向传播和新媒体的时代,我们的用户不但可以创造内容,还可以实时地创造内容,随时随地地创造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交关系的建立,能够实时地、快速地去传播内容。进入了微博时代以后,我们才真正地进入了一个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时代的来到,给我们整个媒体行业、媒体的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中华儿女》:到了微博时代,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参与者和目击者来报道新闻事件,这是为什么?

  曹国伟:从新闻人物本身来说,由于新闻人物本身就是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或者是受到关注的人,他们本身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言行,包括自己很多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自己就在广泛传播他的行为。媒体更多地变成了这样一个角色:更多地解释新闻,做深入调查。媒体整个的新闻生产过程、流程出现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其实我想如果你关注微博,或者你是微博用户,你会发现在过去的一两年里,中国社会上很多的新闻重大事件的报道第一来源都是来自微博,这已经是一个趋势,而且这个趋势正在不断地发展。因为微博的产生,因为大量的网民参与,因为有大量的有影响力的人物有了微博账户以后,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新闻人物的报道本身是由我们自媒体或者是用户自己完成的。

  《中华儿女》:您之前说过“微博本身因为它分享的机制,开放的机制,聚合了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

  曹国伟:因为微博聚合了大家,通过用户,通过其他的传统媒体聚合到微博平台。其实我们今天看微博上的内容,每天可能有几千万条,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用户从其他网站,通过分享的机制,聚合到微博平台上。微博平台变成了聚合所有创作的内容,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成为了一个分销、传播、发行各种各样数字内容的平台。因为微博的出现,聚合的效应、传播的效应,从根本上会改变我们所说的整个媒体的产业链。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张朝阳的搜狐创业故事:坚持就是胜利 | ·下一条:马云:低调慈善遭人误解 自己也从淘宝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