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网站建设品牌,十二年专业建站经验,3000+以上服务客户,专业网站建设及手机APP开发--京杭互联欢迎您! 咨询热线:400-683-0016      官方微信  |  联系我们

MSN中国区刘振宇:懂得拿捏分寸的平衡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MSN中国区刘振宇:懂得拿捏分寸的平衡者
资讯来源: 《数字商业时代》     时间: 2011/10/9   共有: 1372 浏览                                                                                                                                    X 关闭

从摩托罗拉到微软MSN,刘振宇笑称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去把握尺度。

刘振宇刘振宇

  “过去有一段时间,MSN的表现不稳定,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现在,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如何评价MSN在中国市场七年的表现?”

  “有很多不足,其中,一些事不是MSN中国不愿做,而是想要改变微软(微博)全球的战略结构比较困难。”

  即使是面对质疑的提问,微软MSN(微博)中国区总经理刘振宇也从不避锋芒地正面回应,平静而不失风度。

  过去的一个财年,微软MSN并没有给刘振宇带来太大的惊喜。据MSN新财年的统计,营业额比上个财年增长40%。IM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创造了20%的增长,而门户网站的流量也有超过50%的增长。虽然这是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是与腾讯相比,MSN的IM用户数量还是“小弟弟”的角色。

  在过去一年里,互联网、IM(即时通讯)都面临着“被开放”的洗礼,精明的用户都希望通过最少的端口进入更多领域的应用,“不开放”就意味着出局,对于MSN来说,这却成为其最大的挑战。

  尽管在刘振宇的骨子里早就有“开放”的热情,但是考虑到微软全球的战略布局,他也只能选择将其慢慢释放。“既要说服总部支持开放平台,又要考虑该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从摩托罗拉(微博)到微软MSN,刘振宇笑称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如何去把握尺度。

  “得寸进尺” 向总部争取空间

  每天早上,刘振宇习惯在上班的路上用手机打开MSN,并在MSN的门户网站上搜罗自己关注的生活信息。直到有一天,身边越来越多“微博控”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习惯。

  “如果MSN中国仍然一成不变地坚守封闭式IM,最终将会走向消亡。”微博的火爆让刘振宇既担心又兴奋。担心的是微博会抢走MSN的用户,兴奋的是如果MSN能搭上微博的“快车”势必会加速增长。

  怎么才能让这群“微博控”变成“MSN控”?在刘振宇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合作。不过,合作意味着用户共享,对于微软来说,这是一个“越界”的尺度。“我必须说服总部,如果不能搭上微博这趟快车,MSN可能会被远远地甩在后边。”刘振宇向总部表明,新浪微博与MSN的用户有高度重合的倾向,都是以白领阶层为主,合作只会是双赢的结果。

  刘振宇甚至开始幻想,自己打开MSN的同时,可以随时切换至新浪微博。与此同时,MSN的即时信息可以上传到微博上,而微博的观点也同样可以转至MSN。

  那段时间,刘振宇不知道给总部打了多少电话,他的行李箱时刻处于“待命”的状态,如果总部再没有明确的回复,他准备随时飞过去“理论”。

  微软总部最终确定了和新浪微博的合作意向。2010年9月28日,微软做了一项全球性的决定:放弃其博客服务Windows Live Spaces,其用户将被迁移至WordPress博客平台,而在中国博客服务关闭后微软选择的迁移合作对象是新浪,Live Spaces上的用户日志、图片、评论、朋友关系等都将全面转至新浪博客。

  而彼时“3Q大战”的爆发也一度让MSN和新浪微博的用户急剧膨胀。虽然这属于“意外”的收获,但也让刘振宇得到了总部极大的信任。刘振宇趁势向总部“得寸进尺”地提出继续“开放平台”的要求。

  考虑到和新浪微博合作的卓有成效,微软总部接受了刘振宇的建议,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MSN平台开放,面向包括搜狐、网易、豆瓣(微博)等50家网站。“决定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总部对这件事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4月26日,“MSN连接”开放平台沟通体验会在北京798艺术中心D-Park厅举行,“这是MSN开始从一个封闭的即时通信工具向一个聚合开放的网络转型的标志。”刘振宇所说的新功能是MSN平台开放后,用户实现了“一站式”体验,即登陆一个MSN就相当于登陆了其他合作伙伴的平台。

  截至8月24日,MSN中国与人人网(微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MSN已经先后与60家网站达成“开放式”合作。

  “随着MSN的平台开放,MSN的用户数量和用户黏性都增加不少。” 刘振宇实现了当初的设想,如今他习惯在路上登陆MSN,然后通过社交面板查看朋友们在各个网站上的更新。

  掌握好尺度是一门学问

  “大胆争取,谨慎做事”是刘振宇的风格。虽然在总部面前,刘振宇显得有点“得寸进尺”,但是在他心中却有做事的“尺度”。

  “MSN的开放实现了用户跨平台的零距离沟通,但是它们都是以保证用户最终利益为前提的。开放的同时,我必须要保证MSN个人的隐私和网络的安全。”刘振宇并非是不顾一切地开放平台,而是准确地拿捏好其中的“分寸”。

  掌握好尺度是一门学问,刘振宇对此深有感触。为了拓展MSN业务,刘振宇和团队开拓了一个名为“必应出口通计划”的产品,该产品借助微软必应强大的海外搜索平台,希望给中国的中小企业开辟一条贸易的出口。但是,这个产品能否落实,还要经过总部的同意。

  “几番建议,总部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刘振宇解释,其实这是总部对你的默许,“当你想做一件事情,又得不到总部明确回复的时候,你就会想赶紧把这件事做好证明你是正确的。如果总部马上拒绝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而如果痛快答应,下属做事可能会掉以轻心。”

  这种把握尺度的基因,也深深地植入了刘振宇心中。有一次,在MSN中国的内部沟通会上,就产品某个细节需要修改的讨论引发了产品经理们的争议。“其实,大家最终的目的都是顾及用户的体验,只是针对该细节实施的方法不相同罢了。”当刘振宇弄明白情况后,马上制止了讨论,并快速结束了这场会议。“当场支持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会信心受挫,因为那种场合下大家都会顾及自己的面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暂停讨论。”

  事后,刘振宇将他们分别叫进办公室,经过充分沟通后,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方式在后台做测试,用最终的结果评定谁的方式更好。实践之后,他们除了交给刘振宇一份完备的报告,还主动承认了自己的方式存在的问题。

  “充分尊重员工,和他们进行深层次沟通,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如果对尺度拿捏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双输的局面。”如今,刘振宇的会议永远是最高效的,而他的尺度管理也训练出了一支高效的团队。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组织收购雅虎?评论:“国家安全”论可休矣 | ·下一条:2011年手机付费阅读市场意愿萎缩